606文学>竞技网游>官路弯弯 > 第七卷第五十九章 登闻鼓
    李毅和项青萍同坐在后排,为了避嫌,两个人都离得很远。

    项青萍更是靠近车窗,假装欣赏京城的大都市风光。

    因此,她最先看到国家信访局门口的这一幕。

    江州驻京办的主任,名叫梁悟生,是个三十多岁,精明强干的汉子。

    此刻,他正领着驻京办的几个同志,在拉扯一个妇女和一个女孩儿。

    那个妇女四十岁左右年纪,神情激动,哭得很是伤心,手舞足蹈,阻挡驻京办同志们的阻拦,想冲进国家信访局去。

    李毅放低目光,朝那边看了一眼,说道:“是驻京办的梁悟生同志。那上访之人,肯定是从江州来的。”

    这个地方每天都上演相同的戏码。

    告御状自古就有。

    人们的冤情达到了极大,地方政府无法给他们一个公道和说法时,他们自然就会想到告御状。

    御状不是那么容易告到的,越是高级的领导,所居之处越是深门重院。中央领导日理万机,行踪无定,更难见到。

    好在有个国家信访局,相当于古代之“登闻鼓”。

    登闻鼓,是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。

    挝登闻鼓,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。

    登闻鼓有专门的官吏看守,遇有击鼓者需立即受理或上报。

    据史书记载于周朝就设有登闻鼓,当时称作“路鼓”。魏晋以后历朝都设有登闻鼓。

    宋朝以前,普通民众可击鼓鸣曲申冤,或向朝廷提建议,或对政策提出异议等等。

    宋朝以后,击登闻鼓的条件日趋苛刻,至清朝已形同虚设,并规定击登闻鼓者,先廷杖三十。以防止无端刁民的恶意上访。

    中国自明清以后,律法日益完备,登闻鼓仅代表一种象征。

    历朝历代的贤君圣主,都很在意民情的通达。

    北宋宋太宗在位间曾有这样的记载“京民牟晖击登闻鼓,诉家奴失母豚一,诏令赐千钱偿其值。”

    明太祖朱元璋也设立了登闻鼓,并设有专人管理,一有冤民申诉。皇帝亲自受理,官员如有从中阻拦,一律重判。

    民事如天,在贤明君主执政时期登闻鼓确实有上达民情、监督官僚的作用。

    现代之信访局。起的就是这样一个作用。

    信访的存在,让民告官成为了可能。